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一场特殊的水乡婚礼开源策略,让盛夏难忘不已。盛夏是杭州师范大学2024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同时也是杭州师范大学“艺路同行 浔梦观音”实践队队长。7月下旬,实践队来到湖州市南浔区观音堂村,开展了为期半月的社会实践活动。
观音堂村水网交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貌。这里不仅有传承非遗技艺的盘扣坊,还有被称为“连理树”(两棵古树枝干相互缠绕,树冠如巨伞交织遮天)的热门打卡点,曾先后获得浙江省级善治村、湖州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等称号。
实践队成员在调研观音堂村传统水乡婚礼流程与特色嫁妆过程中,了解到村里还有未曾举办过婚礼的老人,于是提出为他们复刻一场传统水乡婚礼。在得到村里人同意后,队员们将其命名为“水乡迟喜·爱满金婚”活动。
婚礼当天,实践队精心设计了八个婚礼环节,如婚船过河、舀蚕花水、抛硬币、吃双喜蛋、湖笔写婚书等,并为每个环节撰写旁白开源策略,赋予这场婚礼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舟轻摇,浮板为桥。新娘踏水而来,步步生莲。”伴着古色古香的青花音乐与主持人温婉细腻的解说,爱满金婚有了具象的表达。
婚礼结束后,特色市集在村子各角落展开。一辆装饰着六大水乡婚礼特色文化产品的观光车成为市集亮点,美术专业的同学用崭新绚丽的色彩重塑这些古老的文化产品。
实践队还带着刚出笼的定胜糕、青团、盘扣状糕点,以及装有“三道茶”茶叶、手写婚书与湖笔的红色礼袋,挨家挨户把“糕香、茶香、墨香”这“三香”送进村民家门。婚礼当天,队员们还为外地游客精心设计了湖州文化体验线路,与湖笔厂合作对接,打造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
在离开村子前,应观音堂村党支部书记邀请,实践队员们为新建的农事服务中心设计了四间教室并绘制糕点坊的墙绘,整体设计由队员们结合村委需求落实。
“通过举办活动的形式,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与村民的距离,更改变了以往单纯走走看看的实践方式,能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当下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与传统文化的魅力。”实践队指导老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辅导员黄哲浩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开源策略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